双因素理论即激励因素——保健因素理论,由赫兹伯格于1959年在《工作的激励》一书中提出。 ]'rxCX
0x5;Ykx[E
@sPNdc
&Ny0]
$YN
以泰勒为代表的管理学家,大都认为激发人的积极性主要靠外部条件,靠金钱。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认为,调动人的积极性主要是从内部,从工作本身来调动人的内在积极性。双因素理论开创了激励的新观点。 x{`x 8
O
DOx<p#
j(`:#U'0z
@}{UNtSC
弗雷德里克·赫茨伯格(Fredrick Herzberg)是美国心理学家,曾获得纽约市州立学院学士学位和匹兹堡大学的博士学位,在美国和其他三十多个国家从事过管理教育和管理咨询工作,是美国犹他大学的特级管理教授。 rPNY[`}
||Z,`:nj
VDEl2UT
?F*En9x;9
1、双因素理论产生的背景 >'RUv*|
G6z>3 )^R
6N cGQ_o
Ee,>Z5`#p
20世纪5O年代末期,赫茨伯格和他的助手们在美国匹兹堡地区对11个企业203名工程师、会计师进行了调查访问,询问他们在工作中,有哪些事情是使他们感到满意的,并估计这种积极情绪持续多长时间;又有哪些事情使他们感到不满意,并估计这种消极情绪持续多长时间。结果他发现,使职工感到满意的都是属于工作本身或工作内容方面的;使职工感到不满意的,都是属于工作环境或工作关系方面的。赫兹伯格把前者叫激励因素,后者叫保健因素。 U k7wd6((
~Yjg8RKU2g
OK1bU!"
A{M?b;7 ?
2、双因素理论的内涵 2 5l1VM o
*PKp
=c
Zk0$!4+
W[!=bvi
赫兹伯格认为,属于激励因素的有:工作上的成就感、工作中的承诺、工作上得到认可赞赏和奖励、工作本身的挑战性和兴趣、工作职务上的责任感、承担重大责任、工作有发展前途、在工作中有得到发展成长的机会等。这些因素与个人对工作的积极感觉有关,有的是与工作本身的内容有关。这类因素的改善能够激励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和热情,提高生产率。 3\{@a vF!
%(zGtfr~!
A9)Ohem
o7l|2XsL
属于保健因素的有:公司的政策和行政管理、技术监督系统、与上级主管之间的人事关系、与同级之间的人事关系、与下级之间的人事关系、工作环境或条件、薪水以及额外的福利、工作的安全感、个人的生活、职务和地位等。保健因素是外在因素,或者属于工作以外的因素。赫兹伯格认为改善这些方面,只能够消除职工的不满,不能使职工满意,也不能激发其积极性,进而促进生产率的增长。 /(UOb
Plq
]I@63lrE
\5@ B&UI
|qiLQK~6
赫兹伯格认为满意的反面是不满意,这是不正确的。满意的对立面应该是没有满意,不满意的对立面是没有不满意。 M}_nh'~C
; aKZ0Kl
%}:Px
c\
5>e*]7x&
赫兹伯格认为只有靠激励因素来调动员工的生产积极性,才能提高生产率。 GS"+F[r
\7&$r6o
M^op03
%4WC A<F]
赫兹伯格认为: S'x"gzfOB
|)8E[*Z
(1)对于激励因素来说,它的满足能带来工作的满足感,它的不满足并不导致不满意而是没有满意。 <x}y7<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