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5-09-09
让五四精神绽放新光芒
[upload=304940] 昨天在一个读书群里探讨如何写书评,后来才发现,他们都是90后,是一群与儿子年龄相仿的孩子,现如今已经成了写书评的专业户,他们中多是大学生,在学习期间,兼职做些推销书的工作,奖励就是看看自己喜欢的书,写点文字,或许还能赚点稿费。我倒是很欣赏这样的孩子,毕竟他们都是在做一件有意义的事,我非常欣赏这样有主见的孩子,这对他们今后的人生路是及其有帮助的。为何写书评要写这些大学读书的孩子呢?为何要写他们的读书事情?当然与我今天同大家分享叶曙明著的《重返五四现场》这本书有关,因为这本书是写一个国家的青春记忆。说到1919年的五四运动,我们自然会联想到那些青年的学生。 五四运动是1919年5月4日发生在北京的一场以青年学生为主,广大群众、市民、工商人士等中下阶层共同参与的,通过示威游行、请愿、罢工、暴力对抗政府等多种形式的爱国运动。是中国人民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、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。正因为这场运动的主力军是青年学生,所以才会被人们更多的关注。在中国历史上,读书人的地位向来较高,有所谓“万般皆下品,唯有读书高”之说,读书人也常被称为“学老爷”。可见在中国从古至今人们都觉得学习是一种不可或缺的经历。所以只有中国才会出现莘莘学子去挤“独木桥”的壮观场面,每年6月初的两天,全国各地都会为那些苦读十二年的学生让路,给他们提供一切便利条件,圆他们的求学梦。 现如今一家都是一个孩子,每个家庭基本都是将全部精力投给了孩子,而如今又是信息爆炸的时代,孩子们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远远超过了我们,还说那些写书评的孩子,他们读书多,学习知识多,对这个社会的理解与父一辈一定所有不同,他们一直生活在比较优越的环境中,他们的心气都很高,总会觉得自己是最出色的,即便明知有些人要比他们强,他们也不会承认自己是弱者,这种自信是好事,可是现实却是与这种自信相脱节的,一旦他们走进这个社会大环境,估计他们也会四处碰壁,一个完全依靠自己能力生存的人才是这个社会最强壮的人。 |